目前分類:雜七雜八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純粹kuso。
自從中時策劃的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開辦以來,每年不少華文界的部落格主都為了此獎項卯足本事拼搏。然而人人對於獎項的評選標準,往往心中自有把尺,而這把尺往往幾乎評審口味有所艮隔。當每年的得主揭曉,總會引起些許的風波,以及不少入圍者的失落。

這個網站旨在惡搞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因此也故意取名為「全球華文不及格大獎」。
想知道自己的部落格能得到什麼稱號與獎項?就趕快來報名參加吧。系統會給你出乎意料的驚喜!

以上轉錄自全球華文不及格大獎網站說明。

+

小紅帽出沒注意
年度最佳「用賢任能」部落格

任用才德兼備的人。宋˙邵伯溫˙聞見前錄˙卷四:陛下益養民愛力,用賢任能,疏遠姦諛,進用忠鯁,天下悅服,邊備日充。

部落格成分: 手援天下 - 29.13% 誠惶誠恐 - 23.29% 用賢任能 - 38.80% 詩情畫意 - 8.78%




我倒覺得最上面那個訂做的比較適合我XD

 

駱小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慶修院很像日本神社,」老妹是這樣介紹的。大鐘上刻著寺院的名號。

不過,到現場看才知道老妹的資訊不太正確,慶修院其實是「日式建築」的佛寺,倒也不算日本神社的模樣。﹙日本神社建築有固定的模式,供奉的是八百萬眾神──沒有神像;至於慶修院是佛寺,跟神社的意義大不相同,建築也完全不一樣﹚

大門口有一張小桌燃香擺放佛經,也供人捐款賑災﹙目前是川震募款﹚。四周都是民宅的慶修院座落在吉安鄉寧靜的社區一角。看了花蓮觀光資訊網上介紹摘錄如下:

日本移民花蓮時期,在吉野的移民漸多,大正六年 (西元 1917年,民國六年)日本移民川端滿二募建真言宗高野派「吉野布教所」,至大正11年11月25日(1922年)又在其旁增建木造宿舍,一方面供做講堂課室,一方面供信眾靈療養病之用。

吉野布教所建築形制遵循日本傳統高野山脈寺院形式,為一型式特殊的日本寺院建築,主架構為木造,上覆鐵皮,寺院拜堂四週有迴廊,花木扶疏,環境清靜幽雅。民國34年臺灣光復,後人將布教所改名「慶修院」,原主祀神不動明王供奉於側室,正堂改奉祀釋迦牟尼佛及觀音菩薩至今。

日前文化局完成慶修院整建,並由青少年公益組織經營管理,日人赴台觀光旅遊熱潮興起,且只要來花蓮必赴慶修院緬懷、回顧。因此,慶修院一向門庭大開,供日本遊客取景。直到今日,信奉真言宗高野派日籍遊客只要到花蓮也一定來慶修院及懿泉寺敬拜。

一進院門便可見到供人洗漱用的地方。


慶修院主建築,內供佛像,需要脫鞋才可入內。懶惰的我們便只在外觀望。

手機照的相片不甚清晰﹙不是手震,而是畫素太低…﹚,為了拍全景一直退、退、退…退到身體頂到圍牆,沒得退了,才拍到完整建物。﹙想看清楚的可點上面花蓮觀光資訊網的慶修院網頁,那張照片真是清楚之至!﹚

從主建築的座向來看,寺院的正門應該移過位子(?)主建築是進大門的右邊,也沒像傳統神社或寺廟那樣正對大門。我拍的相片看似景深很深,襯著花蓮的高山綠野,其實慶修院面積很小,主建物背後還是走道,接著便是圍牆了囧rz...

主建物過去才是類似日本庭院的草皮、石燈籠等物,以及一個ㄇ字型的迴廊。迴廊是繞著慶修院的圍牆修築﹙因為範圍較大就沒照相了﹚。廊下除了遊客中心,洗手間、辦公室,還供了很多日本時代留下的石製佛像。

因為所以沒再拍照,一方面是草皮不能踩,如果要拍到那些石佛像就得退退退…問題是退退退會踩草皮,考慮半天就放棄拍照了。

慶修院是個具體而微的小地方,充滿幽靜與典雅氣息﹙就是廁所蚊子多了點﹚,有機會去花蓮觀光的朋友,從市區騎自行車前往也只要15分鐘,很值得一去喔。


看起來很涼爽的松園別館(...明明是大太陽拍出來卻變得很詭異)

下午的行程,只排了「松園別館」,原因無他、仙姑我的體力不支,直想回家睡覺﹙太早起…﹚。其實上班族假日通常在補眠,出來旅行更是耗廢體力,感覺很傷本。

因此,林田山、糖廠這些就打算留到下次了。

上面那張相片是在一進大門處照的,再往下走就會被一排松樹遮到。我拍到一張被三棵松樹畫成「川」字的,老妹看了以後説「有點失敗…」,因此只留下一張「一刀流」,其他全給刪了。

一刀流之下的松園別館-_-|||
這些松樹長的位置還真妙...據説松園別館本來是花蓮有名的鬼屋。(我覺得我手機拍照會走色,也讓別館的氛圍有點怪怪的...﹚

位於美崙山丘的松園別館,民國33年時是日本海軍兵事部辦公廳舍,進入別館園區,正後方是士兵宿舍,右後方是軍官俱樂部,以前日本神風特攻隊員要駕機自殺攻擊前夕,都會被軍方安排至此享用「御前酒」,享受人間的「最後一夜」。(註:神風特攻隊雖然駕飛機,但是當時日本軍隊編制裡(二戰時)還沒有空軍,而是把這些飛行隊編入航空母艦所屬的海軍。以前跟著老爸看過日本大海戰、山本五十六之類的老片子,所以略知一二﹚

台灣光復之後,荒煙蔓草加上鬼影幢幢(陰陽師安倍晴明的屋子似乎也是這樣...)而被稱為花蓮鬼屋。直到西元2000年經花蓮縣政府整建後,編定為「歷史風貌特區」。園區內有許多原生植物,如茫草、水筆子、蕨類、榕屬植物等,以及有60多棵樹齡皆達九十年以上的老黑松,與後方中廣電台、自來水公司美崙淨水廠等松林連成一片,是新人拍婚紗照的好地方,也成為藝術創作者群聚交流的場所。

如果不提那些靈異故事,松園別館還是很漂亮的。

很優雅的池子,裡面還有牛蛙叫得很大聲呢!池旁便是咖啡館,喜歡喝咖啡的人可以坐下來邊欣賞美景一邊品嘗。


別館主建物門口有個小小許願盆(?),外甥女二號、三號便自得其樂起來。她們是在玩樹葉,不是撈錢啊!

看到迴廊一定要來一張這個...(不説這是松園別館,可能會以為是教室走廊,別館外觀很像台北的淡中教室...)

這些有六十高齡的老黑松樹,想必幾十年來望著這片土地,不知道他們對於人事的變遷,有什麼感嘆呢?一陣涼風吹來,樹影搖曳,如果晚上不開燈,我看還是很可怕。如果打了黃燈,就會顯得很有情調。

不過,晚上我可沒膽子自己跑到這美崙山背來玩啊!


從車子裡向花蓮道別。

我實在不是會寫遊記的人,只能像記流水帳那樣,把走過的地方記錄下來。在花蓮的兩三天其實也沒幹嘛,就走馬看花、順便打擾一下老妹一家,幫忙哄小孩,白吃白住,頗為悠閒 (*^o^*)

觀光團大部份都是周五到達,星期日便走,因此像我這樣留到星期一的人比較少。不過,火車票還是一樣,一票難求!所以我説台鐵怎麼會倒?明明供不應求,之所以虧損應該是人事太龐大了。在老妹家獨自待了一個上午,就算一屋子古董也不會覺得害怕﹙雖然屋子很大,卻一點也不感覺恐怖…﹚。自得其樂地吃完早餐、便悠閒地上網,把blog巡一巡﹙文章都在出門前更新完了﹚,然後窩在沙發上看電視。

為了不讓孩子養成看電視的習慣,老妹家已不裝cable,只要孩子在的時候絕不開電視,加上中央山脈阻隔,所以打開電視只有兩台清楚,連公視都黑花花一片。

下午老妹有空堂,提早回家來跟我吃了午飯,然後開車送我搭車去。

「等路」﹙伴手禮的台語﹚已經在第一天就買好了,所以到車站路上只隨便買了幾顆手工麻糬,接著就展開近三個小時的回程旅行。回程的座位一樣靠左,結果便拍不到清水斷崖的美景,只能開著手機照相頭,對著車窗外一片片的山景觀望。

這些高聳入雲的山,真是百看不厭!看著看著,竟然又睡著了…(  ゚ ▽ ゚ ;)。所以回程只拍到這張「不知名的橋」。

有哪個好心人跟我說一下這是哪條橋呢?

呀,才離開、已經開始想念花蓮的山光水色了!﹙應該是想念白吃白住的悠閒吧?﹚就這樣在台北下著大雨的灰暗天氣中,我的花蓮之行落幕了。下一次,要等到冬天才再來訪了。

下次,非要訂到太魯閣號不可!

 

駱小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花蓮一景:由鯉魚潭往中央山脈望去
(小紅都是用濫手機拍照,所以照片又小又不清楚,隨便看看就好啦!﹚

老妹大學畢業之後不久便跟隨妹夫的腳步,定居於台灣東部的花蓮市。

民風純樸的花蓮,除了空氣好、風景優美,也因為交通問題、不像西部這般過度開發、社會問題嚴重。另一方面是,東部的民生消費水平,不像北部這麼高,要成家立業,是容易一點,只是,在花東地區想要有穩定的生活,其實是軍公教這三種行業的人比較適合。

老妹跟妹夫都是高中老師,結婚之後搬到現址,接著兩個外甥女陸續誕生,目前過著很平淡的生活。只是,外甥女二號、三號﹙一號是遠嫁德國的二姊生的老大﹚出生之後,我這做姨媽的,始終沒去探看過,只在老妹帶著孩子回娘家時,偶爾在台北停留短暫碰面。

北迴線是花東居民北上主要的交通工具﹙除此之外便是長途bus跟私家車﹚,假期時又有觀光團湊熱鬧,因此真是一票難求,我又是個嬌貴的懶人﹙既會暈車又不耐久站﹚,沒座位絕對不肯搭長途車;好不容易訂到了票,才在端午過後,第一次拜訪了老妹一家。

這次去花蓮,兩個小外甥女似乎特別高興,我這不像話姨媽,事先準備了糖果跟可愛的小貼紙當伴手禮,背起簡單的行囊便到老妹家去白吃白住了!


火車的內景(買票時指名要太魯閣號,還為此請假一天,但不知何故火車站的人還是給我一般自強號﹚

因為火車也開放給觀光團訂購團票(假日幾乎都給旅行社包了),所以一票難求。為此我還特別請了一天的假,才訂得到回程的車票。我是從板橋出發的,旅客從台北站之後才陸續上車,一直到宜蘭之前窗外的景色都乏善可陳,畢竟北台灣開發得太過火了,到處都是房子。除了房子以外,便是一座座沒啥好看的山,所以,在南澳之前的路程,便照例補眠渡過。

過了南澳,視線開始開闊。

右邊是中央山脈,高聳入雲、山嵐在山間飄過,極為雄偉。左邊是海岸線,要是搭bus的人便能從公路旁見到極美的「清水斷崖」。回程時因為坐在左邊,沒能拍到清水斷崖的相片,不過匆匆一瞥,白色的沙灘跟蔚藍的海水,跟我十幾年前跟同學來畢旅時的畫面,幾乎是一樣的,只是當時同學們暈車吐成一團,只有我不畏高山深谷,瞪大眼睛把美景盡收眼裡。

用我的濫濫手機,只能勉強拍下一些不怎美的風景照片。

沒拍到南澳的山景,因為當時目瞪口呆...(☆。☆)




越接近花蓮,海岸線就越趨平緩。出發這天有點毛毛雨,所以照下來的相片都顯得霧朦朦,帶點蕭瑟感。(另一個灰濛濛原因是隔著車窗有色玻璃拍照)

到達花蓮之後,隨著觀光客的人潮,搭上電扶梯﹙十年前來的時候還沒有﹚到前站,便見到妹夫的車子。老妹站在人潮中對我揮手,一米七幾的身高還是很容易辨認的。

老妹在平均身高不足一米六的我們家,一向是鶴立雞群,不過也從小被我們説是「垃圾堆撿來的,對面水塔裡撈回來的」。老妹接我上車之後,便問我這幾天想去哪裡,吃些什麼?「唔,七星潭、鯉魚潭、糖廠…吃扁食、買土產!」我説。

七星潭靠近海邊,鯉魚潭則在市郊(都是景點);光復糖廠在南邊一點,是台糖廠房改的觀光點,扁食則是花蓮的知名小吃,土產分別是剝皮辣椒跟麻糬,「等路」也。

到老妹的家之後,時間已近傍晚,我們先到花蓮市區採購要帶回「犒賞」同事的等路,順便吃個簡便的晚餐──扁食跟小吃。扁食在花蓮可以説是不吃不可的名產,自從前總統經國先生下鄉結交了民間十個好友之後,花蓮液香扁食店就成了全台知名的小吃店了。

不過,我點名要吃扁食,卻不是因為小蔣的眷顧或者名產的因素,而是多年前吃過一次,覺得口味真的很不錯,想重温舊夢而已。我們去用餐的這家戴記,是老店液香的孫女開的(老店由其兄繼承),口味上比較清淡,扁食亦爽口美味(老妹的評價)。扁食在網路上已經有很多人介紹了,我就不再贅言。請看連結,艾瑪[隨處走走]戴記扁食

當晚,業已失眠一個多星期的我,早早在九點外甥女就寢之後,也跟著躺平了。

 

 
老妹家天台往外望去的view。

隔天一早起床,除了過軟的獨立筒床墊讓我有點腰酸背痛,其他倒是沒什麼問題。看了看時鐘,天啊!竟然才七點多,比平日用鬧鐘起床趕上班的時間還要早得多!原來,老妹一家都是六點多便起床,如果兼了班導工作甚至要更早起,才能在七點以前把孩子送到保姆家,再趕到學校去看班上學生。

目前妹夫即將卸下科主任的工作,老妹也沒兼導師,因此還算清閒,可以睡到七點左右才起床。算算時間我也睡了快十小時,已比平日多了一些休息,精神算不錯,於是便梳洗好、下樓到客廳去吃早餐。


.本日目標──花蓮近郊的「鯉魚潭」

吃過簡單的烤吐司 + 五穀燕麥湯的早餐之後,帶著兩個興奮的小朋友,由妹夫開車,出發前往近郊的第一個景點──鯉魚潭。冬天來的話可以參加「螢火蟲體驗營」,可以觀賞冬螢之美。

鯉魚潭近年經過人工整理之後,風景還算優美,環境也非常清潔。環潭有個步道,還有兩處供遊人租船的碼頭。上面的照片便是我們下車後遇到的第一個「北面碼頭」。那些泊在岸邊的,便是「天鵝號」。可供六個大人乘坐,動力靠大家踩踏板划船。我們暗忖沒那個體力踩船,便打算散步+開車遊潭。先是慢慢散步,繞行鯉魚潭北面,來到觀景台之後,涼風徐徐、我也趁機拍個相片。



遠遠可見一艘天鵝號(那是一群跟我們同時到達的女學生租的船,一小時收費NT$ 400元左右﹚

鯉魚潭其實是個不太大的水塘,沒有對外的河流注入,因此到了旱季必須靠人工疏濬、以免泥沙淤塞。最深的地方大概有廿餘米,潭水呈藍綠色,乍看湖光山色,倒有點像台灣中部的日月潭。


環潭步道因為水產養殖所阻隔,所以我們折返開車,繞到南邊的碼頭一帶。這張照片是我蠻喜愛的一張,感覺很寧靜。事實上當天遊客不算過多,所以也還蠻安靜的。

 
搭上了出租汽艇(約20分鐘NT$400),開船的嚮導初時還慢慢讓我們遊覽,時間過半之後就高速飆完全程,兩個外甥女直呼過癮,後座我跟老妹可是有點驚嚇的。電影裡柯南很神勇地開汽艇的畫面,根本不真實,真的坐在上面高速行進,其實有點恐怖啦!

在鯉魚潭受完驚嚇之後,時間也近中午,於是又去參觀了幾個以香草跟庭園咖啡為副業的「豪華農舍」之後,因為兩個小蘿蔔頭説要吃茶碗蒸…就去吃了平價的日本料理當午餐。飽餐一頓之後,精神上還是中堅年齡、身體卻像老年人的我,突然很想睡覺。於是老妹建議就近去參觀一座日治時代留下的神社「慶修院」,再回家去午休。

.待續.


駱小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經常把小魚養死,或是越養越少隻?



這是我的魚缸,是17公分寬的半尺缸﹙半尺其實是15cm﹚。一般來説,正常養魚的專業人士不會用這種小小缸,但我也不是專業人士,養魚純粹自娛而已,因此,打從一開始用波霸珍珠奶茶圓杯養鬥魚,到後來換方缸改養麗麗,紅球、紅豆,到黃金太陽,乃至於現在的孔雀,可以説,已經花了不少學費了。

原本魚缸是放在辦公桌上的,每次上班盯電腦螢幕眼睛疲倦時,便看看魚缸裡無憂無慮的櫻桃麗麗﹙我偏愛這種扁身魚﹚,立刻精神百倍。越養越有興趣之後,就把魚搬回家,換成方缸開始加設備。

初時還會傻乎乎被魚店人牽著鼻子走,買了什麼打氣的,沉水馬達之類的,説真的,半尺缸放這些是要魚的命,整缸水轉得像洗衣機一樣,魚還能活嗎?魚店的人也真是沒良心,為了賺錢,根本不管能不能用,聽客人説魚養不活便叫人家買東買西。

總之,花了許多冤枉錢之後,總算穩定下來了﹙是「設備」穩定了、魚還是照樣掛掉,只是維持幾個月跟幾星期的差別而已﹚。目前在家陪伴我的,便是這幾尾號稱「養死是白癡」的孔雀魚。

養魚過程中,我最最不可解的疑問是,魚兒經常會屍骨無存地消失。

「你們的夥伴呢!?怎麼會不見了?牠上哪去了?告訴我…」每次點名後發覺魚兒又無端消失,我便會哀怨地跟缸裡其他若無其事游來游去的魚們這樣説。平日,則是眉開眼笑地稱讚牠們,
「你們是最棒最可愛的好魚唷!姊姊愛你們!」﹙還自稱是姊姊,哈哈﹚

大概我這種人註定不能養任何會回嘴的寵物,什麼犬貓嬰兒之類的…﹙啊,嬰兒不算寵物﹚,否則早晚被我弄死。搬家之前養的孔雀,不知為何在換水之後「滅門」了,所以是帶著空缸搬家的。之前換的過濾器還新新的,也捨不得就這樣丟掉,搬完之後,行李都還未整理好,立刻就去買了新魚。

第一晚還有八隻漂亮的藍金色孔雀﹙為了避免牠們生出小小魚,都買公魚﹚,不知何故,隔天下班後晚點名,便發現離奇地剩下七條魚。當然照例是先逼問一番﹙沒魚理我啊!﹚,然後趴下地四處觀看──有時會發現已經變成魚乾的跳樓貨。

這些魚真的很會亂跳,換這個過濾器之後,曾發生過魚「跳」進過濾器出水槽的事件,幸好及時發現,把牠救出來。
「人家是總統魚才逆流而上﹙源自蔣公看魚而逆流而上的故事﹚,你沒事跟人家湊什麼熱鬧!還給我跳進過濾器!」

七條魚的日子過沒幾天,又一尾在爭奪地盤失利之後掛掉。這些公魚真的很愛互咬,唯有看見伙食時才會團結一致。本來心裡想,六條魚也不錯,應該平衡了吧?於是再添購了水草一小盆,還換了T型掀燈,順便補水加藥水等等;光線一充足,魚兒顯得更漂亮了。

正當我轉頭面對電腦,想要記錄這缸魚的消息時,突然聽到過濾器的馬達聲比平日更響,轉頭一看,媽呀,水變濁了!再仔細一看,咦,怎麼只有五條魚!?噢買尬,原來第六條在過濾器裡面…,原本可以讓牠容身的過濾器出水槽,因為過濾棉浮起﹙上次洗完沒擺好﹚,空間不夠之下牠便游進了濾水槽──當下就成了高速轉動葉片下的亡魂…

最驚嚇的是有些魚碎片已經隨著過濾器冒出來,急忙七手八腳把過濾器給拆去洗,一邊傷心地哀悼這條倒霉的魚,還得把散落在馬達葉片附近的魚屍清理掉…買尬!這台殺魚於無形的人間凶器,該不會之前莫名其妙消失的魚也是死在裡面吧!?沒想到真相竟是如此可怖…我一點也沒有當柯南的喜悅感,只覺得有時還不如不知道比較好。

現在五條魚依然還健健康康地游來游去,水也已經回復到乾淨清潔狀態了。為了怕再發生「跳樓事件」,不敢再把水位加太高,希望魚兒們可以長命一點,別再演出離奇失蹤的悲慘故事了!

 

駱小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久沒用手機照下生活中所見到的有趣事物了!早上通常趕著上班,傍晚又因為怕蚊子咬,總是匆匆離開公司停車場。前陣子公司外圍開了成堆的桃紅色杜鵑,才想著哪天要去拍照,結果一場雨打壞了花朵,等到有空拍照時,花兒都謝了。

這是近日的早晨,停車場的美人蕉的果實,巧妙地擺出一種手舞足蹈的姿態,就像一隻頭上有角的可愛小龍﹙西方那種恐龍﹚,一連看了兩天,終於抽出幾秒拍下相片。

隔天再停車時,果實已經變色了﹙枯萎了﹚。所以,任何事都是要把握當下呢,誰也不知道幾時會錯過啊。

延伸閱讀:美麗的誤會

駱小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有好多ending。

比如,我人生的第37個年頭又50天過去了,比如香港的演藝圈大家姊肥肥離世,比如讓我開始網路小說創作的藝文網站即將熄燈…。

說到肥肥,那真是只有我這個年紀以上的人,才對她印象深刻吧?在香港演藝圈,她的地位有如台灣的張小燕,說是電視教母也不為過。看過幾集她主持的搞笑節目,並不覺得特別,或許因為台式的笑點與香港多少不同,但我相信,她在演藝圈的地位,絕對是一個跨時代先驅。

早幾年港劇在台灣盛行時,聽長輩聊起她的新聞,特別是她與她的幾個男人,總是帶著有色眼光。不同於她充滿陽光、不畏外界對她感情與體態的批評,總是帶給觀眾歡笑的外表,她的情路並不順利。

「都是過河拆橋利用她啦,要不她那樣條件的女人,哪個男人願意死心塌地對她?」他們事不干己地議論著,就算是綜藝的女強人,也有長袖舞不著的部份。

是喜耶?是悲耶?只有肥肥自己知道。

即便是冒著生命危險也要為前夫生下女兒,這對一個體重超重的女人來說是多麼危險,只是如此仍挽不回男人的心,總之愛情沒了便是沒了,至此她認命撫養女兒,把全部的愛都灌注在愛女身上。

肥肥是個勇敢堅強的女人,這是不容置疑的事。

看了別人的人生,那麼我自己呢?打從我第一次參加小說獎鎩羽而歸之後,足足有五個年頭不曾動筆寫過任何小說或散文。當時的我自以為嘔心瀝血、加上編輯的鼓勵,應該十拿九穩,可是當入圍名單一公布,看完最後首獎作品之後﹙當年的首獎是目前時報總編張國立先生的「匈奴」一文﹚,真是無地自容。

我既沒有做好地理與背景的考據,純粹以一股衝勁去寫成的十四萬字的小說,謬誤甚多,就像一個外星人,只憑在太空中看了地球的風景,便自以為完全理解地球人一樣。那份挫折感,讓寫「文章像吃飯喝水」一樣的我,感到沮喪。直到,我接觸了水瓶鯨魚的失戀雜誌﹙及其前身,遠流的作家網頁﹚之後,才漸漸找回那份對文字的熱愛。

轉眼九個年頭過去,失戀雜誌隨著blog的興起,漸漸失去藝文創作以外的優勢,最後決定轉型。這次的轉型,不再像過去那樣只是改版,而是某種結束。實體書或許不會消失,im-lost文學創作誌依然會繼續存在,可是那些大家徹夜不眠在聊天室打滾,在感情聯絡簿的留言版抬槓,或是卯起來在文字寄物櫃貼文的時代,就這樣,隨著網站的轉移,要消失了。

我的感傷,大概從2006年底開始,一直持續到07年底為止。

水瓶鯨魚在我眼裡,當然跟肥肥不一樣﹙大家的風光與坎坷各自不同嘛﹚,不過卻也有某種程度上的類似,比如在某領域上的象徵,至少在網路藝文創作上,她是某些人眼裡的偶像。即便是我,面對她的時候,也會像看見偶像一樣、害羞地說不出話來。

初初聽見LOST網站要熄燈,我像失去方向的羔羊一樣,不知道該對跟我經常聚在一起的讀者好友們說什麼,心中百感交集。直到知道LOST要轉移到Xuite,改以Blog的型式呈現,那份忐忑,才算塵埃落定。

之於水瓶鯨魚跟LOST網站,我是充滿感謝的。我是在那裡出生、長大的小小魚苗﹙現在胖得像隻翻車魚…﹚,過去的時代過去了,新的時代即將要開始。那一年份的憂鬱,總算離我遠去,今天開始,我要出發了。

在這片新的文學汪洋裡,自在徜徉。

小紅,2008年2月19日

駱小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